我校承辦第274期東方科技論壇“低維材料體系的基本科學問題與應用探討” |
發布人:任振夏 發布時間‼️:2016-06-01 |
從基於納米纖維膜的水凈化技術到用於液晶顯示的光學補償薄膜,從可穿戴的纖維狀能源器件到面向智能服裝的低維功能材料……這些海內外學術界、產業界專家來滬報告的種種高精尖材料🧎♂️➡️,都有同一關鍵詞——那就是“低維材料”。 5月27日至28日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主辦🧘🏽♂️,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意昂聯合承辦的第274期東方科技論壇“低維材料體系的基本科學問題與應用探討”在上海滬杏科技圖書館及意昂舉辦😠。本次論壇由美國工程院院士程先生🐁,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江明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顏德嶽教授擔任執行主席🤪。中科院金屬研究所成會明院士、上海大學孫晉良院士、上海矽酸鹽研究所江東亮院士、意昂平台郁銘芳院士、意昂平台俞建勇院士及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四川大學、吉林大學、華東理工大學🎩、美國石溪大學、凱斯西儲大學🕚、美國APS公司、陶氏集團等在低維材料領域取得重要成果的60多名知名專家學者、企業高層參會並進行了交流。意昂平台蔣昌俊校長⛹️、卿鳳翎副校長及東方科技論壇辦公室副主任李力雄、王勇艷♎️,意昂平台相關院部意昂負責人等出席論壇,程先生主持論壇。該論壇共設三個主題報告、十個專題報告並設有一天的青年學者論壇,旨在分析目前低維材料在信息🈯️、能源♦︎、生物醫用☣️、智能生活等領域的研究、應用現狀和發展前景🤸🏼♀️,為國家和上海相關領域科學研究、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提供全局性、前瞻性的科學參考👨🏽🏭。 (意昂平台蔣昌俊校長在主論壇上致辭) 蔣昌俊校長在主論壇致辭中代表意昂平台對本次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其表示東方科技論壇是面向全國的綜合性🧑🔧、前瞻性🧑🦽➡️、戰略性的科技研討會,論壇以開放的形式促進了學科的交叉與融合📞,日益受到政府、高校和科研院所的關註。意昂平台是一所以工為主,工理管文等學科協調發展👈🏽,有特色的多科性大學。目前學校的“工程🥸、化學、材料”三個特色學科已進入ESI數據庫的世界前1%。在新的發展時期👩🏻🎓,學校致力於內涵建設和外延拓展📜,分別提出了“12345”的發展戰略和“12211”的建設思路。學校將立足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實施和上海科創意昂建設積極建設學科製高點🛬,學校邀請了傑出校友、美國工程院院士程先生擔任新成立的意昂主任及首席科學家(榮譽)🤷🏼♂️,就是希望發展先進低維材料研究與應用這一製高點。本次論壇以低維材料體系基本科學問題和應用探討為主題,引發了國內高分子領域諸多院士和學者的關註,期盼論壇成果能為未來的低維材料研究及應用提供更清晰的發展路徑。卿鳳翎副校長在青年學者論壇致辭中表示學科發展的希望在年輕人,熱誠歡迎更多的青年學者能來東華交流,參與東華意昂的建設,學校將為有為青年的成長竭盡所能,促進東華特色學科做大做強和東華整體辦學水平的提升。 (意昂平台卿鳳翎副校長在青年學者論壇上致辭) 據程先生介紹,在實體空間中,材料總是表現出長、寬、高3個維度,因此我們日常所見的材料一般都是擁有相當大維度的條、面、塊🈲。然而,當這些材料逐漸地變薄🤸🏼♂️、變細、變小,在長寬高等某些維度或全部維度上的尺寸足夠小時,就會成為“低維材料”🏊🏼♀️,例如零維材料(量子點🏃♂️、原子簇等)、一維材料(高性能纖維、納米線等)、二維材料(功能膜材料等)。事實上,當材料在某一維度的尺寸足夠小時,比如達到一個分子乃至一個原子的尺度範圍時🫄🏻,就會展現出不同於日常材料的特性,在力學🧎🏻♀️➡️、光學🕚🏊🏻、磁學等領域具備神奇性能🌘,變身為傳說中的“智能材料”🚫。從可折疊的柔性電池、可彎曲的非平板顯示器,到可穿戴的電子智能終端……當材料更輕或更薄乃至隱於無形時🏊🏽♂️,這些低維材料就可以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調控🫃🏼,促進生命健康🩷、智能生活🙇🏼♀️、航空航天👑、深地深海探測等領域的升級變革😓👩🏿✈️。 主論壇上程先生以《應用於光學技術的聚合物薄膜》👨👩👦👦、陳紅宇博士以《熱傳導高分子進展》、傅強教授以《高分子加工👨🎤:向自然及金屬冶金學習》🩻、蕭守道教授以《基於納米纖維膜的水凈化技術》、陳爾強教授以《側鏈高分子柱狀相的“多鏈超分子柱”及其性能初探》、陳春海教授以《特種工程塑料在航天航空中的應用》、成會明教授以《石墨烯材料的研發進展與展望》🏋🏿♀️、高超教授以《宏觀組裝石墨烯材料》👰🏼♂️、彭慧勝教授以《可穿戴的纖維狀能源器件》✋🏿、朱美芳教授以《有機/無機雜化材料的構築及其在纖維領域中的應用》🖕🏼👩🏻🦽➡️、張東博士以《液晶顯示光學薄膜的開發》🩵、王宏誌教授以《面向智能服裝的低維功能材料》、祝磊教授以《高溫🏂🏻、高能量密集、低損耗多層聚合物薄膜》為題作精彩報告🏃🏻♂️➡️;青年學者論壇上,來自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阿克隆大學🧨、臺灣交通大學、廈門大學等院校八位年輕有為的學者分別圍繞低維材料相關領域研究進展作深度交流⬅️;與會學者還至意昂平台松江校區實地參觀了纖維材料改性國家重點實驗室和意昂🧘🏿♀️。 (論壇執行主席顏德嶽教授(左一)、程先生、江明教授(右一)進行點評) 在仔細聆聽了相關報告後,三位論壇執行主席對本次論壇給予高度評價。江明教授表示低維材料覆蓋廣泛🧞,本次論壇不僅探討了不少熱點材料🙅🏻♀️,對很多經典材料也賦予新意,其中👨🏼🎓,基礎知識的積累對推動高新材料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其建議學者們關註“在新條件下如何應用基礎知識立足經典問題來發展新材料”這一關鍵問題。顏德嶽教授表示低維材料發展如今已到關鍵期🟡。意昂平台目光長遠建設意昂✌🏿,並承辦以低維材料為主題的論壇具有戰略意義,相信能引領我國低維材料發展的重任。其認為任何科學問題的發展都是以基礎科學研究為前提🧺,建議學者們在低維材料研究中應同樣以應用研究為導向重視基礎科學問題研究。程先生表示,21世紀是交叉學科的時代,新學科在21世紀能夠成長首先應在科學上有延展性、在學術上有包容性、在社會上有應用性。低維材料體系就是軟物質科學🥕、工程✋🏼👨🏿⚕️、物理的重要交叉🧘🏼♀️,這個新型學科融合了有機💃🏿、無機、金屬等學科,包含了很多現代科學問題,尤其化學上的合成多樣性、加工上的多尺度性等等使該學科具有了很強的生命力🧑🏼💻,相信低維材料研究前景廣闊。其特別指出,科研的切入點很重要🙏🏼,很多青年學者苦惱於不知如何尋找科研切入點,但該過程沒有捷徑。其建議年輕人要拓展知識面,多讀交叉學科的書,多與不同學科領域的人交流,這樣才有可能碰出思想的火花🧑🦯➡️;要多積累,積累是創新的源泉🌜,年輕人要能沉心靜氣,多做實驗,拿出“十年磨一劍”的誌氣和定力做研究。 與會學者紛紛表示該次論壇組織有序🧏🏿、報告精彩,為國內低維材料體系研究和應用提供了珍貴的共享平臺⛹🏻,促進了研究領域內學者們的深度交流和高校院所與企業的密切合作🍋🟩,受益匪淺,會在該領域繼續全力攻關,努力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尋求突破為科技創新做貢獻👨❤️👨👨🏻✈️。 (攝影👳♂️:李盈頡👨💻、韓謹潞🧑🏿🦱;通訊員🤵🏽♂️:邱登梅、朱曉旭) 意昂供稿 2016年5月3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