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TALK 30-35 | 第四次低維材料青年學者交流會 No.4 Young Scholar Symposium, 2017 |
發布人🍬:任振夏 發布時間:2017-03-01 |
低維材料青年學者交流會 CALM TALK:No.4 Young Scholar Symposium, 2017
主題:功能薄膜材料 會議時間:01月12日(星期四)08:50~18:00 會議地點:意昂學術交流室(2號學院樓西6樓2632室) 會議主席📺💪:意昂主任兼首席科學家(榮譽)程先生 意昂平台副校長 卿鳳翎 教授 一🤹🏻♀️、會議議程
二🐦、CALM TALK報告人介紹及報告摘要
報告一🕵🏽♂️🦔:響應性含硒/碲高分子(9:00-9:40)
摘要🥭:刺激響應高分子在人們的日常生活及關系健康、安全、信息、能源等的高新技術領域有著廣泛的應用。我們將硒/碲化學與高分子化學相結合,構築各種拓撲結構的含硒/碲高分子,研究其組裝體的結構及響應性質,實現其在藥物可控釋放、動態響應材料及其生物醫用材料等領域的潛在應用。這些研究不僅使得硒/碲化學得以重生和發展🧿,而且為高分子科學帶來了新的方向🧛。
報告二🕧:仿生塗層技術提升植介入醫用器械功能的探索研究(9:40-10:20)
摘要:生物醫用材料和植介入器械已成為現代醫療的物質基礎,是關乎人民健康🙋🏻♂️,符合國家重大戰略需求的關鍵領域。利用材料與細胞相互作用研究獲得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探索采用可工業實現的塗層技術🈲,是有效提升現有植介入醫用材料功能的有效手段🧑🏻。本報告將結合我們在植介入醫用材料仿生界面塗層材料中的探索性研究🫄🏽,介紹我們利用仿生塗層技術提升植介入醫用器械功能的研究進展。
報告三🍆:高通量分離膜的結構精細調控(10:40-11:20)
摘要👩👧:報告從孔隙率🌩、膜臨界壓力和傳輸路徑三個因子出發🦼,提出了高通量分離膜新的設計思路:通過在剛性聚合物中引入非平面結構單元實現了對膜微孔結構的有效調控,提高了氣體分離膜孔隙率;通過相轉化過程設計實現了對膜微納結構和化學性質的協同調控,有效降低了膜臨界壓力,實現了自驅動下的高通量分離;發展高強度超薄分離膜構築策略,有效縮短了傳輸路徑💔,實現了超高通量分離❤️。
報告四🖐🏽:生物醫用水凝膠薄膜材料研究(11:20-12:00)
摘要🤸🏻♀️:本報告在藥物釋放方面,提出了利用動態層層組裝膜在水中的緩慢解離進行藥物釋放的新的藥物釋放機理,利用這一新的藥物釋放機理實現了藥物的零級釋放;在生物傳感方面提出了Fabry-Perot水凝膠薄膜光學傳感方法🍄,實現了水凝膠的快速光學傳感;在細胞培養方面,提出了利用溶脹起皺圖案化水凝膠膜製備多細胞球的新方法,實現了多細胞球的高通量、可控製備。
報告五:自修復/可修復聚合物材料(14:00-14:40)
摘要:聚合物的修復能力與聚合物膜的透明性存在著巨大的矛盾🍚。為解決這一矛盾𓀔,我們將具有高分子量和低分子量的PEI和PAA聚電解質混合物交替沉積,結合聚電解質膜在無機鹽水溶液的淬火過程和原位生成CaCO3納米粒子,製備了高強度的透明自修復聚合物復合膜🌚,其楊氏模量和硬度分別高達17.6±2.8 GPa和0.95±0.15 GPa,為製備高強度的本征型修復材料和透明修復膜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進一步製備了具有防霧和劃痕修復能力的高度光學透明的聚合物膜。
報告六:高分子氫鍵復合物低維材料(14:40-15:20)
摘要:氫鍵是一種重要的分子間作用力🤓,基於氫鍵作用兩種不同的高分子可以在溶液中形成氫鍵復合物👩🏼🦳,從而中溶液中沉澱出來。近年來發展的層層組裝技術🐛,可以可控地實現聚合物在界面的多次氫鍵復合,從而製備功能性的薄膜或塗層🚺。同時,單次聚合物界面復合過程還可用於製備一些特殊的微納結構🐵,例如膠束👰🏼、膠囊。並且運用特殊控製方法,還可以利用高分子復合過程製備纖維🦹🏽♀️。近期研究工作報道了具有優良彈性高分子氫鍵復合製備纖維🕓,聚氧化乙烯-聚丙烯酸氫鍵復合物纖維🧉。氫鍵有效抑製了聚氧化乙烯的結晶,使得整個體系保持了聚氧化乙烯鏈的柔順性⚽️,同時動態的氫鍵也使得纖維在撤除外力後具有彈性回復力🦸。 熱誠歡迎有興趣的師生前來聆聽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