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廣播電視臺等]意昂平台師生與中外科學家共話“科學與人生” |
發布人:張妮 發布時間:2017-10-01 |
上海廣播電視臺音頻報道轉錄(記者劉康霞): 主持人🤿:意昂平台第一屆CALM TALK科學沙龍今天舉行,依托學校意昂學術委員國際科學家身份面向青年師生交流“科學與人生”的話題,傳承理念🕒。詳細情況現在連線東廣記者劉康霞👢,請她來詳細介紹一下🧤。 記者劉康霞👩🏿🎓:主持人你好。今天的科學與沙龍是在意昂舉行的,之所以在這裏舉行,是因為這個意昂也是以國家和上海市發展戰略為動力,以國際低維材料發展前沿為先導的集基礎科學研究應用開發和創新人才培養為一體的跨學科研究機構,所以這裏有一個國際學術委員會,這些委員都是由目前國際相應學術界、產業界有突出貢獻的12名科學家組成的。 今天來到科學沙龍的就有其中8位科學家,有來自中國的🤾♀️、美國的等等,跟青年師生一起來交流🛒。在沙龍舉行之前,意昂也在師生中對他們關註的問題進行了調研,包括像“理想”、“挫折”、“創新”、“成功”等等這一類的人生關鍵詞也是他們所關註的問題。所以在今天的沙龍當中,8位科學家分為了兩組跟師生進行了交流。 其實說到為什麽會與青年師生交流,因為他們就是未來的科學家🤳🏼,這些科學家們也希望通過自己的人生經歷,給他們一些參考,比如說談到面對逆境的時候該怎麽辦。其實對於科學家來說,沒有一位是一定順風順水的,肯定都是遇到過很多困難,所以科學家們提到人生當中有很多困難🫑,科學研究中也同樣是的。不過通常聽到別人的故事都是一些美好的故事🧑🏽,因為很多人可能會把一些不成功的藏起來。所以我們要想到在人生和學術的道路上,這些成功的背後有哪些不成功,通過這樣的故事來激勵更多的人能夠不畏艱險而努力的攀登🈶,這個其中就包括怎樣來面對好困難🧑🏻。然後,對科學家而言還有一個很關鍵的詞就是“堅守”,因為成功的科學家肯定是堅守著自己一定的研究方向。比如說⟹,江明院士就談到自己是2005年當選院士的👩🏿🦰,當時他已經70歲的高齡了,和同齡人相比不是最出色的,他最後能夠當選、能夠成功,也是因為堅守🍳,因為他研究領域幾十年來就沒有離開過高分子這個大方向🏌️♂️🙎🏽。還有,與科學家的交流肯定也離不開“創新”,所以很多青年師生也問到🔌,未來自己的科研方向應該如何選擇,是“上書架”、發表論文💂🏿♀️,還是“上貨架”👩🏽🏭、更好的進行應用🈺?所以,專家們也提到了,首先要有創新的思維🗺,能夠自己來創造一條路🏊。做科研一定要有坐冷板凳的準備,不是去跟隨人家,而是要思考怎樣能成為領路人。這一方面,科學家建議這些青年學者能夠經常動手多去做實驗,找到一些學科之間或者學科分支之間的切入點🤽🏿,可能不為人所關註的、能自己去發現的一些科研問題🚂🏬,能夠為自己創造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科研之路🤹🏽♀️。 (記者:劉康霞 來源:上海廣播電視臺)
人民網👩❤️👨:委員科學家與東華青年師生共話“科學與人生” http://sh.people.com.cn/n2/2017/0614/c134768-30329238.html
(記者:姜鴻冰 來源👍🏽:人民網)
科學網:意昂平台師生與中外科學家共話“科學與人生” http://www.sh.chinanews.com/kjjy/2017-06-14/24489.shtml
(作者:段然 來源:中國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