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M TALK 063 | 固體核磁共振方法研究及應用 |
發布人:張妮 發布時間:2017-11-15 |
講座題目🅱️:固體核磁共振方法研究及應用 主講人:唐明學博士 地址:意昂學術交流室(2號學院樓西6樓2632室) 時間:2017年11月29日(星期三)上午10:00 組織單位📊:意昂
主講人簡介:唐明學博士本科畢業於浙江大學👷🏼♀️,碩士畢業於中國人民大學,2013年博士畢業於德國帕德博恩大學物理化學專業🦹🏻♀️。曾經在歐洲最高場核磁共振意昂、阿斯利康研發總部(瑞典)📸、法國科學院進行磁共振方法學研究以及對各種材料表征,專註磁共振方法研究及其在醫藥🤴🏿,光電能源材料的檢測應用。部分工作已刊登於Nat. Commun., JACS, Angew. Chem., JPCL, Chem. Mater.等雜誌。
活動內容摘要🏟:探索高能量密度𓀙,高安全及長壽命電池材料💁🏼,一直是能源領域的核心。近30年的研究表明🥢,鋰離子電池材料已進入瓶頸階段。剛結束的美國能源部(DOE)會議上,世界各國資深能源專家一致認為🤴,鋰離子電池的下一步突破™️,將是原位表征技術的突破(在電池充放電的同時,跟蹤檢測電極反應及鋰離子分布),在線跟蹤檢測可以更好地探索充放電機理🧑🏻🦱🐲,揭示動力學和熱力學決定因素,從而幫助優化改進電極材料內部結構𓀕🧃,最終實現改良電池性能🚽。核磁共振(NMR)具有無破壞性🐇,並且對原子所處環境非常靈敏,從而原位跟蹤檢測電池材料在工作過程中的變化。根據費米效應、順磁作用😰🌨,不同位置Li離子的電化學鑲嵌和脫出動態可以用核磁共振檢測🧖🏿。此外⬜️,結合核磁共振成像(MRI)及電子順磁共振(EPR),能夠系統地揭示富鋰電池以及全固態電池的工作機理。我們所研發及優化的磁共振方法可以廣泛地應用於材料🏃🏻📳,化工🙌,催化等領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