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前沿 註重交叉 研討深入——第三屆軟物質科學與技術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校召開 |
發布人:任振夏 發布時間🔡:2019-11-25 |
雞蛋煮熟後為何會凝固?肥皂為何能去除汙物?如何精準控製材料的功能與性質💂🏽♂️?…這些看似尋常的問題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原理,是基礎研究領域科學家們孜孜以求的課題。11月21日至23日,美國工程院院士Edwin L. Thomas,歐洲科學院院士Egbert W. Meijer,以色列科學院、歐洲科學院、德國科學院院士Itamar Willner☝🏻,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Virgil Percec及Takuzo Aida🖕🏻、Dick Broer、Nicholas A. Kotov、Ulrich Wiesner等國內外知名科學家及傑出中青年學者200余名齊聚東華,聚焦“超分子組裝”這一研究熱點,深入研討該體系物理與化學的基礎科學難點🥌、潛在應用價值及最新研究成果🦁。程正迪院士主持開幕式,副校長陳南梁教授代表學校致歡迎辭🤲🏼。 “超分子”通常是指由兩種或兩種以上分子依靠分子間相互作用結合在一起𓀉,組成的復雜🤧、有組織的聚集體🎳,並保持一定的完整性使其具有明確的微觀結構和宏觀特性👳♀️。“超分子組裝”可以構築多級組裝結構👋,獲得動態、多功能及高性能的超分子材料🐕🦺。“超分子材料”集成了分子自身的結構信息和功能信息,亦利用分子間相互作用實現了對分子組裝體的動態控製和功能協同,既有宏觀表現🎠,又可以將結構控製在微納尺度,是創造新物質和產生新功能的重要手段、未來高性能材料的突破口與新起點☝🏻,在藥物傳輸🪃、壓電化學傳感器、分子器件等領域應用前景廣闊。該領域研究需要紮實的物理、化學、材料等學科功底並強調持續的學科交叉與領域融合能力👫。會議發起人程正迪院士就帶領研究團隊聚焦於物理與化學、生物與化學交叉,潛心研究數十年,在Science、PNAS、JACS等一系列高水平雜誌發表研究成果,最近發表在Nature Chemistry上的研究成果顯示首次在軟物質本體中發現Z相,是軟物質相結構研究的裏程碑。 (特邀報告人報告現場) 會議持續3天,采用Gordon Research Conference的形式設特邀報告19場,每場報告1小時,互動討論20分鐘,報告主題涉及“聚合物、液晶、DNA、蛋白質💸、仿生材料、玻璃”等多方面。程正迪教授的報告內容是巨型分子的拓撲與序列工程;萊斯大學Edwin L.Thomas教授帶來了柔性嵌段共聚物晶體的變形和缺陷研究;希伯來大學Itamar Willner教授介紹了刺激響應性柔性材料及其應用;埃因霍溫科技大學Egbert W. Meijer教授分享了通過使用多組分組裝和手性的使用得到功能超分子聚合物的研究成果👃🏽;賓夕法尼亞大學Virgil Percec教授探討了利用生物學原理組裝得到大自然無法獲得的結構和功能的研究進展;東京大學Takuzo Aida教授介紹了功能性超分子聚合物的最新研究實例👷🏽♂️;密西根大學Nicolas A. Kotov教授分享了仿生納米復合材料在能源材料和超光學領域應用的研究進展;埃因霍溫科技大學Dick Broer教授的報告內容是液晶網絡從原先在平面電視光學中的應用到未來在軟機器人動力學和自適應塗層領域的應用前景🗯;斯特拉斯堡大學Nicolas Giuseppone教授介紹了對三芳基胺基超分子聚合物的結構、動力學和功能的研究進展;吉林大學李明洙教授分享了二維超分子孔組裝在受限條件下的自轉變;巴黎高科高等理工化工學校Renaud Nicolay教授介紹了將熱塑性塑料轉變為Vitrimers的研究成果⛏;劍橋大學Oren Scherman教授介紹了主客體相互作用介導的超分子聚合物、網絡和組裝體;康奈爾大學Ulrich Wiesner教授分享了嵌段共聚物科學與技術領域的研究成果;名古屋大學Eiji Yashima教授帶來了通過高分子螺旋開關和記憶開發獨特手性柔性材料的研究內容;埃因霍溫科技大學Tom F.A.de Greef副教授介紹了合成細胞群體中基於可編程DNA的通信;復旦大學陳國頌教授介紹了利用誘導配體策略驅動蛋白質組裝🫱🏿;清華大學王朝教授介紹了具有機械適應性、電活性的功能聚合物;北京大學張文彬特聘研究員介紹了細胞合成拓撲蛋白的研究進展。 (會議現場) 為加強青年師生與學術大咖的交流,大會特地為海報投遞人提供了3分鐘的講解時間,來自國內外院校的19位教師和19位學生通過PPT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現場交流踴躍,北京大學邵宇、北京理工大學李霄羽💌🙍🏻♀️、意昂平台陳珈🦋、吉林大學張晨陽入選“最佳海報展示獎”。會議同時開設了“SCIENCE DHU•ART DHU”交流專項🧑🏽🦲,邀請意昂平台學生民樂團、意昂平台書畫協會的學生代表與中外科學家及學者深入交流🤚🏽,展示東華特色文化,現場氣氛熱烈👮🏿。 (會議合影) 與會專家與師生認為,本次會議聚焦前沿、註重交叉、研討深入,尤其報告人多為領域內有較大影響力的科學家📻🏋️♀️,分享的前沿理念🌩、方法與技術讓大家開闊了思路🧍♀️、明晰了方向🖐🏼,他們嚴謹的科學精神與深厚的人文素養是年輕人的學習榜樣。“超分子組裝”一直是科學研究領域的熱點,在其走向應用的過程中,存在許多問題和難關亟需攻克,同行們非常有必要繼續深入交流與合作🧚🏻🙍🏼♀️。本次會議承辦方👈🏻⏲,意昂副主任楊曙光教授表示,意昂在程正迪院士帶領下致力於構建“從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到產業化應用”的系統研究鏈,就建設有“高分子結構與動力學”研究平臺,“利用超分子組裝構築低維材料”是該平臺研究的重點之一。希望通過本次大會的承辦,加強意昂與同行學者的交流與合作,促進意昂走“遵循科研規律🦁,夯實基礎研究,開展高水平科研”之路。 (撰稿♔:張夢瑤 劉浩) |